三天四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八十一章:这可是当世猛将!得加钱!,三国:谁让他做谋士的?,三天四包,试读吧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假消息吧,应该是暗中调兵遣将,去找袁绍的麻烦了。”

曹操沉吟片刻,便猜到了张韩所想,接着道:“否则昂儿早来回报了,他也不会看着伯常胡闹。”

“是,就是这传出来的假消息实在是,实在……没眼看。”

郭嘉都觉得丢人。

你可以暗中撤走,但留下一个滑稽的理由,这不是让人啼笑皆非嘛。

“除此之外,再无消息了。”

“真就没了?”曹操狐疑的起身,这不像是张韩的性子。

他吃了亏,肯定会还击,他的心眼可没那么大,吃了亏还忍下来。

“再等等看吧,我给他的书信,想必应该是收到了。”

郭嘉点头,笑着道:“主公那日在殿上所言,感情丰沛、振聋发聩,让不少人都羞煞了脸。”

“伯常教的,这些话……倒是有点意思,”曹操狡黠的笑了起来,给郭嘉使了个眼色,轻声道:“实不相瞒,若是让我自己想,万万说不出这等话。”

“倒不是没有此豪气,主要是要脸。”

汉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……这话就好似是口号、诗赋一样,喊出来太羞人了,但是写出来就不会。

“伯常还让我写一些长短诗,以备大战之后,彰显情怀来振奋军心,虽说不知何时能用,但我却依旧如此,若有才情便会诉诸诗句。”

郭嘉顿时笑了,“这是伯常所说,才情横溢不可放却,依旧要以浪漫情怀,诗歌赞天地也。”

“伯常之于主公,乃是修身之谋者也。”

这句评价,真正论定了张韩在曹操身边的地位,修身之谋者也,甚至,影响了曹操的品行、德操与仁义。

“说得好,”曹操拍案叫绝,对郭嘉的评价深深赞赏,继而道:“若非是伯常,我不会仁义待子民,享兖州、徐州几百万百姓的爱戴。”

“若非是伯常,我不会推行屯民惠政,救下几十万难民降卒,又得兵源数十万,可源源不断输送兵马,为我操练。”

“若非是他,我也不会如此奉迎陛下,以周之至德而待,至如今千古忠臣之名列。”

“这条路,走得对,伯常定是对的,”曹操何尝不感慨,如果没有张韩到来的话,也许现在是另一番天地。

但无论是何种境地,曹操始终都觉得也不会再像现在一样游刃有余了。

“奉孝倒是提醒我了,不管他现在在何处,又有何消息,在年关之前他或许就会回来。”

“不错,”郭嘉脸色一喜,微微点头,对张韩颇有信心。

……

冀州。

消息传到魏郡邺城后,袁绍拿着情报看了很久,沉吟了很久。

却始终不能确定,他总觉得事情不应该如此顺利才是。

但,目前暂且还没有许都来信,却又没听说许都朝堂之上有任何大事发生。

郭图在其身旁,内穿锦缎袍服,外则是深色的氅袍,眼神深邃,肤质渐老,皱纹已深,如同刀凿斧刻一般。

如此也显得他的眼睛不大,深有心计,一副学识渊博的富态长者模样。

俗称,显老。

实际上,郭图也并没有这么年长,他还未曾到老年。

两人行走于庭中,袁绍思来想去,忽而开口道:“我觉得,太轻松了。”

“这个张韩,属曹操身旁后起之秀,颇有名气,在南方战事的许多战场上,都曾立下过不小的功绩。”

“据说,他的勇武,和当年飞将吕布无二,又有定国安邦之计,还颇有诗才,公则你觉得他如何?”

郭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,然后轻声道:“年轻后生,有战功,有名望,的确不错。”

“但是,我却觉得曹操有点吹嘘过头了,主公与我等同出士族之中,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。”

袁绍一愣,旋即笑道:“以名望扶持一人,彰显其礼贤下士、善待忠臣之德。”

“正是如此,张韩固然有能,却不是那些传言功绩吹嘘得这般神勇无双。”

“嗯,也是……他现在不也一样出逃了嘛,”袁绍自得其乐,悠然而笑,现在表情就轻松多了,方才郭图一眼已经提醒了他。

张韩是扶持起来的年轻后生,乃是曹操做给天下人看的,那张韩的贪墨行径已被挑明,又有满朝公卿在后方流言生事,曹操只有两种选择。

其一是让张韩暗中回去,降职保护,以抵消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,因为这是有心人的言谏之攻,而不是一股自然的浪潮。

其二是曹操在朝堂上强硬的压下这些声音,一旦如此,他自然就失去了和大汉天子所谓主臣和谐的境地。

无论是哪一种,对冀州来说绝对都是好消息。

“现在,许都不会再用天子号令来扰我冀州,又可得一桩功绩,呵呵……”

“不对,”袁绍又走了几步,还是觉得不妥,心里忽然有一种颇为不善的预感。

回头看向郭图道:“徐州、扬州均不是庸才,张韩能屡战屡胜,说明他也并非是简单人物。”

“会不会是,他暗中撤走,实质上是为了迷惑我军,而后暗中行事,谋夺我境地?”

郭图也脸色一变,暗暗道:“不能吧?”

“这……主公此话从何说起啊?”

“张韩诡计多端,许多知晓他行径之人,都曾给过我忠告,要小心其人暗中奔袭,”袁绍忽然激奋,背手来回走动,连脚步都变得急切了许多,“他有一支骑军,乃是倾尽心血打造,曾在颍川遭到伏杀,却以寡而击众,全灭所来的刺客。”

“后在舒城、淮南,都有率骑军穿于战场之上,虚实之道也,他师出于曹孟德,肯定用兵也极为相似。”

“呵呵,”袁绍轻笑了两声,“可是又岂能瞒得过我。”

“立刻派高览、张郃,领精锐部曲,驻防黎阳,严加巡防附近山道。”

“噢,”郭图恍然大悟,顿时拱手:“主公高见,在下才疏学浅,自觉不如。”

“忽而想起,去年曹军取扬州之时,便是在冬日行军,天寒地冻之下秘密披白衣行走数百里,死伤无数……却在第二年开春之时,神兵天降出现在扬州境内,堪称前无古人之略!”

“不错,”袁绍目光慎重,他方才觉得心中不安,便是因为想起了此事,前车之鉴后车之师,不能留有此等隐患。

即便张韩真的已经被召回到许都,却也不必省这些军资,否则此隐患极易酿成大祸。

不到半个时辰,邺城军营驻扎的张郃、高览军立即出动,奔赴进驻黎阳,以重兵把守,沿途看守附近的山道关隘,防止张韩奔袭。

不过一连十日,都没有任何消息,在黎阳附近的边境,几乎是风平浪静,除却难民依旧很多,治安难平之外,并无敌人之身影。

也不见张韩的甲骑,曹操的白袍隐兵,看来他不会用同一种计策来对付冀州。

邺城。

“还没有消息?”袁绍放下了手中的军报,看向送来情报的许攸,满脸的疑惑。

“难道,张韩是真的已经被叫回去了?”

“或许便是,”许攸点点头,恭敬不已的拱手道:“主公的担忧,极有道理,或许张韩也听闻了我大军驻守,已经撤回了境内。”

“说得也是,那,那……”袁绍自己都不自信了,他本来以为稳稳猜中的,张韩莫名遭到了这等构陷,应当会愤怒。

可这张韩,竟然忍气吞声的回去了,倒是有几分气量。

“哼,”袁绍轻蔑了笑了一声,“让他躲过一劫,本有重兵以待,却让这小子畏首畏尾的逃了。”

“嗯,让张郃、高览撤回来吧,如此倒是也不必将关隘把守得如此严密,”袁绍微笑着说道。

“让百姓商贾自由通行吧,毕竟我们与许都,与东郡,还未曾开战。”

“唯……”许攸拱手而下,转身离去。

至此,张韩被暗中撤离的消息,传遍了邺城上下,已成为了一段风评,清河士族大多不耻于此人。

袁绍也隐隐有看轻之意,不少人均认为张韩不值得多虑,他只是曹操扶起来的一员年轻谋士罢了。

或许日后能成大器,但这黄河南北的霸主之争,或许他还不能成为真正顶在最前线的顶级谋臣。

不过,一年轻人耳。

……

又三日过去,张韩的黑袍骑出现在了东郡,由北向南而行,沿途没有停留,直接回到了许都。

到许都,风评却是截然不同,有相熟之人在城外来迎接,带他直奔丞相府。

曹操已十四日没有收到张韩的回信和消息,而这半月间,整个河内的赈灾也已井井有条,张仲景不愧为当世名医,救治百姓无数,将原本传开的疫病控制在小范围之内。

喜讯早已经传到了许都,曹操并不担心河内的状况。

“岳父。”

张韩人还未到,称呼先进了大堂,曹操马上和旁边的戏志才、郭嘉轻声道:“这是有事求我。”

“嗯。”

两人都赞同的点点头。

张韩的“称呼”能说明太多事,如果立功了会很嚣张的一口一个“主公”,而力有未逮的时候,就会有求于人,这时候语气就可好了。

满脸堆笑,一口一个“岳父”,若不是有这层关系,估计他得是欢天喜地的叫一声“义父”。

不多时,张韩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,倒是满面红光,看起来并无大碍。

“怎么,我们张侯这段时间跑哪里去了,又立了什么功绩啊。”

“那倒是没有,只不过将四百名死士,从东郡放进了魏郡。”

“此时,应当有人混入流民之中,随着大流返回邺城。”

张韩面带微笑,顺势自顾自的坐到了曹操面前的蒲团上,一只手搭在案上,道:“邺城固然会查明身份,但流民过多,他们查不了全部,待来年开春之后,魏郡就会有更多的山贼、流寇,聚于行军路途之上。”

“如此,我遭受一些非议,也算值得了,这都是为了岳父的大业着想,日后或许可先拔头筹,抢占先机……”

“而且,还有一事需要禀报,又是一个绝好的消息……”

张韩卖了个关子。

曹操眼眉一挑,和戏志才、郭奉孝都是彼此对视,一副早知如此的意思。

曹操直接当着面笑了起来:“你看,他叫我岳父的时候,要么就是有事相求,要么就是……邀功。”

“真是全猜准了,”郭嘉无奈感慨,“要不说,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呢?”

“说,”曹操乐意听之,已完全轻松了下来。

张韩拱手道,“主公可还记得那位,被驱赶出南匈奴部族的于夫罗部?”

“嗯,当年曾答应过我,不再进入兖州境内,与我为敌。”

于夫罗,乃是被右贤王赶出南匈奴的外族骑部,当初金尚欲进兖州的时候,得袁术的远交近攻之计略,同盟欲同攻兖州。

不过,被曹操打败之后,只能奔逃,不得再进入兖州境内,却也回不去塞外,而北方的南匈奴部,早已被乌桓驱逐。

乌桓,又和袁绍交好,他们想要出去更是难上加难。

张韩点了点头,笑道:“我发现,他们在冀州境内做了山贼流寇,赖以生存。”

“而且,冀州山贼之众并不少,在去往黎阳西侧二十里外,山中有一座卧牛山,我猜测山上或许有一旧相识。”

“哦?”

曹操眼睛一亮,道:“伯常且说,何方旧识?”

“明年开春可见分晓,经打听那将军姓赵,说是常山人士,因不喜袁绍之政,又不是海内名士,所以没有选择去投军,几经辗转到了卧牛山为寇。”

“也是,颇为无奈之选,但他当年旧部应该都有跟随,他原来是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。”

“哈哈!”曹操顿时来了兴趣,“赵云,是吧?”

“果然还记得。”

张韩脸色一下就变了,幽怨道:“徐州城下曾驰援陶谦,一展其武艺风采,想必主公也未曾忘却吧?”

“我只记得,那小将和伯常年纪相仿,又都是唇红齿白的英俊郎!不过差了伯常稍许。”

多说点,我爱听。

张韩愣着在等。

曹操的嘴角抽了一下,“不如伯常甚远,却也算是当世英才,枪法出众,勇猛过人。”

“嗯嗯……”张韩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但他,是那位玄德公的兄弟,主公觉得应该如何收服呢?”

曹操眉头一皱,陷入了沉思,但凡忠义之人,不会轻易改弦易辙,譬如云长便是如此。

这数年间,我给云长送去过不知多少钱财、宝物,私下无数次关切问候,而且封侯拜将也是多于他的结义兄弟翼德。

却未能动摇其心。

“嗯,这倒是个问题。”

张韩咋舌道:“其实也不算是问题……”

他这话一出,曹操一下又笑了,意味深长的看向他,凑近了小声道:“我,给伱的黑袍甲骑,再加八百匹宝马。”

嚯,大气。

“这可是沧海遗珠、流落山寇的当世猛将,有不下吕布之勇……”张韩敲了敲案牍。

曹操微微后仰,咬牙道:“一千匹。”

(本章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明:我,崇祯皇帝,誓不上煤山

笑轻尘

嫁权宦

是以卿卿

女帝废我状元郎,夺她江山灭她国

一鱼知江

穿越荒年,我靠做二道贩子发家致富

我叫叶老蔫